金融发展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
国际刊号:1674-8875
国内刊号:65-1282/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6379 人次
 
    本刊论文
非完全竞争理论发展评述

摘 要:非完全竞争是相对于完全竞争而言的,任何带关于垄断概念的理论都可以看作属于不完全竞争理论的范畴。此文主要介绍在马歇尔之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第一次重大发展,即由斯拉法,张伯伦和罗宾逊等人进行的非完全竞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资本主义;非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经济理论微观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对西方经济理论是一次大震动,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理论受到众多经济学家的攻击。皮罗・斯拉法、琼・罗宾逊、爱德华・张伯伦等人对非完全竞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斯拉法于1926年12月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的论文,分析了马歇尔完全竞争假定与规模收益递增或递减不相容的情况,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放弃关于竞争的研究转向对垄断问题的研究。
  斯拉法认为,在一个稳定的行业中一个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销量与利润直到损害到竞争性企业。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提高价格可以既增加利润又不损害竞争,那么竞争企业也从价格的上升中获益,因为它们的销售价格也可由此提高,进而提高利润。斯拉法的理论为发动对完全竞争理论的批判播下了种子,在斯拉法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几乎同时独立地发表了论述垄断竞争理论的著作,标志着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不完全竞争学说的建立。
  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伦认为,垄断是一家企业独占一种商品的市场,是一种商品唯一的卖者,从而控制该商品的销售数量和价格。垄断的普遍意义是对供给的控制,因之同时也就控制了价格。张伯伦的理论系统可分三个部分:产品差别论,垄断竞争论和厂商均衡论。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首次详细地研究销售成本,对于广告经济学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张伯伦关于销售成本的分析,被认为是他对经济学的一大贡献。他指出,如果人们的欲望不变而买者又具有完全住处,广告完全无用;但是实际并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广告便成为销售量和价格、利润的巨大力量。张伯伦所提出的产品差异和销售成本两个概念,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特殊贡献,但同时他的理论也存在某些缺陷和非科学的部分,比如他认为垄断就是厂商对价格的控制能力。实际上垄断的假设条件是很严格的: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替代品;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垄断就是要排除任何竞争的因素,而在张伯伦所认为仅仅是厂商有对价格的控制能力的“垄断”的定义是不严格的。
  琼・罗宾逊于1933年出版了《非完全竞争经济学》,这本书与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并列成为现代垄断竞争与厂商理论的经典之作。她认为,完全竞争“并不是理想的”理论。罗宾逊关于非完全竞争的理论可分为价格歧视,厂商均衡,对劳动的剥削三个方面。
  罗宾逊对非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的最大特色是用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利润最大化行为,这成为后来对各种市场结构中的厂商均衡分析的标准分析工具。她提出对劳动的剥削并分析,对于处资本主义占主导的西方的她具有重大意义。但马克思早已指出雇佣劳动遭受剥削的真正原因和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剥削根源于特定的社会制度,而不是根源于某种生产要素,也不是罗宾逊所说的那样,把剥削的存在归结于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的存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剥削无疑仍然存在,这是罗宾逊关于非完全竞争的论述中不合理的部分。
  罗宾逊在其关于非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指出,由于产品市场的卖方垄断和劳动市场的买方垄断,产生了雇主对劳动的剥削。在经济学著作中公开提出并分析对劳动的剥削,这在西方经济学家中是难能可贵的,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但她对劳动受到剥削的原因进行的分析使马克思主义者们不能认同。因为马克思认为雇佣劳动遭受剥削的真正原因和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剥削根源于特定的社会制度,而不是根源于某种生产要素。罗宾逊却认为劳动受剥削的原因是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的存在,并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剥削就不存在,这显然用马克思关于剥削的理论是讲不通的。
  综上所述,张伯伦和罗宾逊对完全竞争理论提出了针锋相对的非完全竞争理论体系是对自由竞争理论的一次严重挑战,他们关于非完全竞争的理论被誉为当代西方经济学说的一场“革命”。之所以受到这样的重视,据说是由于他们的理论用非完全竞争取代了马歇尔理论体系中的"纯粹竞争"和"纯粹垄断"的假定,使得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和厂商理论得以确立。但资产阶级推崇非完全竞争的真正是因为这种学说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在新形势下的需要。同时,张伯伦极力鼓吹垄断竞争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声称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每一个厂商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垄断利润,但从长期看,这种利润通过使产品多样化而带来的社会福利比垄断竞争所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因此,垄断竞争要优于纯粹竞争。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完全成为为垄断资本辩护的工具。
  但在事实上,张伯伦理论中对销售成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创造需求”、“增加需求”的作用的分析,罗宾逊用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利润最大化行为的特色,对现代微观经济理论和厂商均衡理论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而且对于市场经济的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孟熙,郭建青.经济学说史教程[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奥古斯丹・古诺.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约瑟夫・熊彼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约翰・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1958.
  [7]琼・罗宾逊.非完全竞争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8]龚维敬.垄断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金融发展评论》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金融发展评论》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